数字技术企业正助推银行业向技术驱动的方向转型,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和信用社都在努力适应数字化生态。知名的银行要想生存并从数字化中获益,专注数字化的领导层、适当的投资和明确的范围,这三点不可或缺。
过去十年,全球金融服务业的年增长率为4%。在过去十年中,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服务每年增长4%。然而,银行业就像满载快艇的海洋中的一艘油轮,沉重、行驶缓慢且无力改变航向,根本没有为数字化做好准备。最近,一份数字银行报告证实,高达55%的银行在数字化成方面有所欠缺,只有12%的银行认为自己是数字化金融的领导者。
虽然大多数银行高管都意识到了数字化这一趋势,但很少有人真正采取行动,使得金融业成为新企业增加市场份额的避风港。正如其他行业被市场上的新企业所颠覆一样,银行业在核心业务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的严峻挑战。
全数字化
银行业数字化并不仅仅指以数字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实现数字化转账、咨询以及查看银行账户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先决条件。数字化意味着使用人工智能、分布式账本系统、机器学习、APP和开放式银行业务,为关键的客户群提供产品和服务。这种思维方式与传统银行业相去甚远,但只有采纳这样的方式,才能与日渐庞大的金融科技企业相竞争。
金融科技企业有一个共通点:都是数字原生(digitally native)企业。在过去的5到10年里,市面上出现了Lunar、UNDO和Robin Hood这样并不依赖传统系统,而是完全由数字驱动导向的企业。数字化系统让这样的企业更有效地利用数据。在线账户系统、数字化服务、敏捷的服务都是金融科技企业的王牌,而传统银行则被过时的条条框框阻碍,无法将他们拥有的大量数据转化为无缝的客户旅程。传统银行需要解决预算与人才不足、IT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数字化思想滞后等问题,才能数字化转型这座未开发的“金矿山”。
金融科技企业Lunar成立于2015年,目前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拥有约十二万用户,是行业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
Lunar已经获得了4700万欧元的融资。2019年,丹麦金融监管局(Danish Financial Supervisory Authority)授予了Lunar银行执照
银行应定位自身为科技公司
许多传统银行已经拥有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历史。漫长历史遗留的问题不仅留存在IT系统中,在业务的各个方面也有体现。虽然银行在传统系统中保存了大量的客户数据,但并没有使这些数据发挥真正的价值,来满足客户或自身的需求。
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 Chase & C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家银行巨头正在利用新技术解析曾经让法律团队忙碌了数千小时的金融交易。该项目名为COIN(Contract Intelligence),用于解释商业贷款协议,而在该项目上线(2017年6月)之前,这项工作每年需要消耗律师和信贷员总计360,00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数据来源:彭博社)。
COIN只是摩根大通数字化转型的众多例子中的一个。截止至2018年10月,该公司已经从2016年时价值2450亿美元、23万5000名员工,发展到价值3650亿美元、16万5000名员工。从那时起,摩根大通提升了50%的创新预算,并启动了其他几个数字化转型项目,旨在把银行转型为旗下的科技公司。
每一家希望将业务转变为技术驱动导向的银行都可以从摩根大通的案例中获得灵感。历史遗留体系,不论是在IT方面还是企业文化层面,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如果有专注数字化的领导层、适当的投资和明确的范围,将事半功倍。
数字化转型不可一蹴而就
数字化转型不可心急,需要由浅及深,逐步递进。
数字化转型进度落后或主流参与企业应该首先专注于小型、孤立的项目,并在短时间内推向市场,以体验投资数字化转型的好处。这些项目所创造的价值,不论成果大与小,都将为进一步投资数字化创新打下基础。当数字化转型达到一定阶段,这些商业案例将成为支持发展更大项目的证据。这将引导管理层开始思考数字化在节约成本和面向客户的举措方面的好处。
—— 丹斯克银行如何通过数字化成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
一次思维模式转变
如果银行、信用社和金融服务要在金融科技带来的重重挑战中生存下来,他们需要明确:数字化转型不是成本而是投资,对银行、信用社和金融服务的未来至关重要。一个经验法则是,不要把数字化转型看作是单一的交易,而是企业变革的长期投资——尽管你可能一次只关注一个技术领域。就像市场趋势、客户需求和期望一样,企业技术也在不断变化中。
这就是为什么传统公司需要学会敏捷方法论、数字技术优先和精益方法(LEAN)——这些方法已经在新银行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这对传统银行来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思维模式转变,任何一家成熟的金融机构都无法独自完成这样变革。但挑战与机遇同在:只要拥有专注数字化的领导层、明确的范围和转型的意愿,并愿意接受行事敏捷的数字化转型专家企业的外部指导,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银行、金融服务业企业都能够拥抱数字化未来。